EAC MBA学员思享 || 追求生命的最高标准:敏感、自由、创造性 《艺术发展史》课程感悟

2018-10-31

文 • 编辑 | EAC MBA2017级 包帅

制作  | Lily


在上这门课之前,我是相当好奇的,毕竟艺术史知识与我来说已经并不神秘和陌生了。老师作为一名艺术从业人员,即是创作者也是研究者,还是策展人和美术馆副馆长,那么他会怎么用一天的时间来讲这么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呢?


早早来到教室翻看讲义,现当代艺术内容竟占据了很大部分,好奇之心达到极点,是因为我们的专业比较“商业化”的原因,所以多讲热点多、价格高的现代艺术和可以及时参与、变现、从业的当代艺术吗?随着杜曦云老师的老师的开场白,慢慢解惑,并让我心生佩服。





  敏感、自由和创造性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当下,想要了解和学习已有的历史知识并不难,先不讲要看什么书,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就能把所有的内容完整呈现,所以杜曦云老师讲到,与其给大家讲知识,不如给大家一条绳索,让大家顺着绳索去明白艺术史的进程。而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给我们一条绳索,不如说是老师教给我们一种思考艺术史的方式,可以举一反三,以及对待艺术和及生活的态度——“敏感、自由和创造性”。



  艺术规律之三块饼  


杜老师带给我们的思考方式怎么去理解呢?就像是每一次的艺术变革和进程就像开始吃一块新的饼,那就会有新的味道和评论依据,也会有不同的价值。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这块饼,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艺术家的画越来越求真求实,与科学共同进步,让人一看就能理解、明白和佩服(尺寸多大幅),这之前的雕塑,壁画等也都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确实不用故弄玄虚,讲解过多,毕竟不是考古学课。


但是到了第二块饼,进阶以后的现代艺术,你不能再拿画的多么像、技法多么精深和比例多么正确来评判,这就是一次历史性的颠覆。一定要让大家去明白在艺术史中,艺术改革的重要性,是一种春天来了的畅快感。究其为什么一段时间后会有完全颠覆的新兴艺术形式出现,在艺术史里留下浓重的一笔呢?通过学习我们领悟到了上一种艺术形式已经登峰造极,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饱和,伟大的艺术家们便会寻找新的形式,得来一种解放,让艺术越来越自由,越来越约属于人类本身。明白了是需要变革的,和形式不断创新的艺术,在延续着艺术史这一“绳索”,即便我们看不懂当代艺术,在知识理论的角度,我们也能知道和认同,这便是上一张饼已经制作和品味的足够,需要新一张伟大的“饼”诞生了。





  感受底蕴和深度  


所以我们了解了艺术史,会对艺术以各种方式的出现变得更宽容。在艺术讨论里不做杠精,艺术终究是要跟生命融合,要幸福、快乐和享受,要按照顺序来吃饼,去研究饼,爱上这块饼,用心地想要去品尝,也会更理解在商业上来讲,塞尚和毕加索的画为什么可以天价拍出,为什么架上绘画不再是艺术唯一的表达。


欣赏杜曦云老师的观点和想法,不像是研究枯燥的史学,背艺术家的名字,时间表、风格和流派,更像是让大家学会一种理性的思维去看到感性的艺术发展,那么之后的个人喜好和感知,就会变得更有底蕴和深度了。




艺术史的长河中,虽然艺术家和史学家很伟大,但是更重要的是一位位热爱艺术的藏家们,将艺术的价值回馈给艺术家,也给予了艺术家更好的经济支持,去进行更多的创作。恰逢自己平时也收藏一些年轻人的架上绘画绘画作品,支持当代艺术的发展。


11月2日 — 11月12日,在盘子空间推出可一个小小的收藏展,欢迎各位,一起讨论艺术。地址:在北京市东城区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新1楼8单元二层805号。


另外推荐大家两本书: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康定斯基的《艺术中的精神》。


作者:EAC MBA2017级 包帅


EAC的2017

2016级一路精彩历程回顾暖心泪目


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 校友会宣传片

EAC 校友会成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