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生命力下的新媒体营销 || EAC MBA 《新媒体营销》课后学员分享

2017-08-18

遇见最美的课程

2004年加入房地产行业,营销策划一做就是13年,老实说,在当时我并没有考虑房地产行业的市场有多广阔,而是从女性的天性出发,希望能够实现更美的生活,并向公众传递更美好的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家是生活的港湾,而房地产营销正是营造家的美好,把这种美好传递给大众。


作为一个营销策划人我需要时刻站在最前沿保持与这个时代的共振,不断吸收新的灵感和创意,所以这两年我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课程能够给自己充电,这时EAC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很庆幸自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它与我以往所了解的MBA课程完全不一样,EAC创新性的打通金融、管理与艺术文化之间的屏障,首创性的建立艺术文化行业专业管理者的学习模式。


关注8月26日项目说明会,

了解EAC首创性的艺术文化奢品行业管理者的学习模式


关于新媒体营销 

无处不在的链接传播


这些年,武汉的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价格从不足3000元每平米,涨到均价接近3万。也切身感受到这些年因为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形式发生变化而促使我们一直在传播形式和渠道上寻找更合适的匹配方式。传统媒体阵营我们在一点一点的放弃而转向新媒体的全面运用。


2015年“互联网+”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进入国家战略报告,被纳入顶层设计。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53.2%,手机网民规模6.05亿,占比提升95.1%。新媒体在“互联网+”正在崛起的时代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在传统媒体举步维艰,新媒体成为商业营销更有力的武器之时,EAC学院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周颖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新媒体营销课程。通过周老师丰富有趣的案例分享、系统全面的数据解读,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让我对新媒体的运用又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


周颖 教授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周老师给我们列举了很多,我更倾向于其中引用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由此可以很清晰地表达新媒体两个最核心的改变:第一,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介转变成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介;第二,传播者由权威媒介组织变成了所有人。而新媒体的运用绝不仅仅只是营销中的一种手段,一种渠道或者其中一个环节,它是一种全新的思维下的传播理念,一种匹配了这个时代人群生活方式的传播方式,它贯穿了整个品牌传播环节。



品牌传播5MS决策



将营销推广归纳为最核心的三个步骤就是:找卖点——确定卖点——传播卖点。如何确定卖点?传播什么?在哪里传播?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有新思维——互联网思维;我们需要创新营销——运用互联网思维寻找传播内容;我们需要新媒体媒介——运用互联网思维匹配传播渠道。


周老师将互联网思维分为8大类:

1

用户思维

2

迭代思维

3

社会化思维

4

碎片化思维

5

粉丝思维

6

焦点思维

7

第一思维

8

大数据思维


《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说:“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盛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哪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配甚至更大”。这说明企业的销售量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



用户思维、粉丝思维就是可以很好的将“长尾理论”变现。让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和优化,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把用户变为你的粉丝。


周老师的案例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了与用户发生互动的化学反应多么重要:可口可乐用瓶子与用户的互动让销量年年上升、奥利奥利用AR启动新玩法打造奥利奥音乐盒在天猫上卖爆超级品牌日销量达600万。





奥利奥音乐盒视频


由此我想到小米公司写的《参与感》,小米的营销策略是“口碑营销”,在我看来这就是用户思维、粉丝思维,向用户兜售参与感。什么是“参与感”?所谓的“参与感”在我看来就是当今互联网产品的核心理念“体验至上,内容为王”的另一种说法。当今消费观念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一种消费观念的转变都意味着之前的应对消费观念的手段被滥用。现如今年轻消费者购买模型是:“产生需求(或被挖掘出需求)-朋友圈子达人分析(或消费圈子讨论评价)-横向对比同类产品,评估性价比-购买”,小米就采用了口碑营销的方式来打开市场,它的100个梦想家就是它最初的100个种子用户。



我们反观这些案例的成功,我们由此获得一些新的思考:


1、话题二次传播的可能性

2、创意的重要性

3、主题活动的娱乐性

4、消费者参与互动

5、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主轴在消费者身上,而不是只注重品牌

6、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持。


说到大数据,每个互联网应用都是大数据平台,这是传统媒体不具备却能真正通过消费者行为分析实现精准营销技术。


而传播什么?在哪里传播?正是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创新营销。周老师把创新营销分为6类:



中国经济结构进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共享经济;中国媒体的进化的三个阶段是: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互联网、视频——自媒体、直播平台、微信;无论采取何种营销手段都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行为改变的。


中国广告业态变化从媒介为主到技术为主到现在的内容为王。《奇葩说》的创始人马东是这样理解内容的:“‘内容’这个事,很可能在5000年前就有了。时代在发展,技术在不断地进步,而内容,大约没有。内容没有先进与落后。当内容有力量直击人心的时候,它就有力量穿越时间,成为人类的共同记忆。”这就是他理解的“内容的本质”。它的作用是什么?它发自于人心,也解决人内心的焦虑。内容,是我们感受世界的方法。通过技术手段,我们去探索物理世界。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往往是通过内容去完成的。


当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内容的时候,我们的广告要如何做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呢?从植入式营销这种方式来看我们就经历了多个阶段,植入广告发展的市场背景是从广告主导——需求主导——创新主导,所以它的植入形式也从生硬的电视剧广告植入到《奇葩说》式的花式定制口播,到3.0版本的时代人工智能植入。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kpcb合伙人Mary Meeker表明“广告植入将会成为未来商业模式当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人工智能时代,所有试图与内容有明显区分的广告形式都应该到了敲响丧钟的时候”。


另一个我想说一说我们现在熟悉的营销形式——网红营销。去年我在操作一个全新房地产项目时就运用了现在最火的网红经济模式去打造,自己打造项目网红,再用更多的网红在社交平台上为项目生产内容,最后通过一场发布会将客户资源变现引流到项目,反响很好。网红也在不断的迭代从1.0的话题网红到2.0电商网红到现在3.0的IP网红。网红经济已经很成熟,上游由社交平台作为网红的流量来源;中游由网红孵化器和网红经济作为网红的主要供给方;下游依靠电商或广告的形式变现形成闭环。


分享给大家一些老师给我们的营销案例:


耐克创造世界上第一个LED跑道



亚马逊重磅发布一款黑科技产品-Amazon GO



take go



可口可乐自拍


本文作者:林怡

|  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 EAC MBA在读学员

|  世茂集团华中区域营销企划总监




表单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