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师解读中国拍卖世界 || 《艺术品市场和拍卖世界》学员课后感悟

2017-08-22

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感我观。


2017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开设 “ 学员心声 ” 栏目,将全方位呈现EAC才子佳人们的所观、所思、所感。


在灵动的文字间感受EAC学子们的才气,在跳跃的思维里发现行业创新创造者们的身影。


骄阳似火的八月,EAC的课程也格外火爆。得知8月13日将由祝君波先生讲授《艺术品市场与拍卖世界》课程时,我的内心异常期待。


如果大家熟悉中国艺术品拍卖史的话,应该对祝君波先生非常熟悉。他是“中国第一家艺术品专业拍卖公司朵云轩”的创始人,他敲响了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掀开了中国拍卖业的新篇章。他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人物(此处划重点)。


朵云轩艺术中心


近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我采访过亚洲范围内一流拍卖公司的掌门人、权威专家,采访过众多艺术家、知名收藏家。由于祝君波先生已经离开拍卖一线多年,我始终没有机会和这位“中国拍卖业教父级人物”见面交流,这次EAC的课程圆了我的这个心愿。


祝君波先生


上课那天,教室里的人数比平时多了一倍,还有同学带着自己的父亲来听课。儒雅的祝君波先生,一副眼镜、衬衫西裤,典型的学者风范。先生的讲课从世界拍卖的起源及历史发展开始,梳理了英国式拍卖、荷兰式拍卖、日本式拍卖的特点。介绍了全球两大拍卖巨头佳士得、苏富比的发展历程。


苏富比拍卖现场


佳士得拍卖现场


当讲到国内拍卖历史时,作为亲历者,先生回忆了自己在朵云轩的工作经历;回忆了1993年6月朵云轩那场拍卖的缘起、筹备、盛况;回忆了那场拍卖会上的名家、名作。这段人生经历的分享,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建国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也了解到众多名家对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贡献——中国嘉德的创始人陈东升、北京瀚海创始人的秦公;华人收藏家张宗宪……


那些年,朵云轩de拍卖盛况


30年时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份额数一数二的市场。各类高价拍品层出不穷,从1993年的过百万,到1995年的过千万,再到目前每年数件成交价格过亿元的拍品。先生帮大家梳理讲解了艺术品的四个特殊性(非统一性、非实用性、非再生性、非确定性);艺术品的多元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以及艺术品拍卖的作用(促进收藏、加速流通、刺激投资、提升文化影响力)。


祝君波先生从自己的实践经历,提炼出的这些理论知识,对喜欢艺术以及从事艺术领域工作的各位EAC同学颇为受用。下午的课程,先生为我们分析了全球拍卖中心的必备优势(洲际或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艺术品的存量、人才队伍的储备、发达的媒体和信息化传播);介绍了纽约、巴黎、香港、北京各自的优势。比较了国内京、沪、港三城的拍卖数据。最核心、最受用的是先生为我们讲解了拍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组织一场拍卖会的工作流程;如何在拍卖公司做买家和卖家;怎样去选择一件值得投资的艺术品。


认真笔记的童鞋


认真聆听的童鞋们


一天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当大家得知祝先生前一天晚上在西宁参加会议,因飞机晚点,凌晨3点才落地上海,早上9点开始为我们讲授了8个小时的课程时,大家发自内心地长时间鼓掌感谢先生的热忱付出。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作为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EAC特聘教授的祝君波先生,兼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市场专业和上海大学艺术市场专业硕士生导师、上海视觉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交通大学海外学院特聘教授,国家拍卖师培训中心授课教师。现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社中心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执行副主任,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副主任。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理论完善、经验丰富的导师而骄傲!我们为优秀的EAC而骄傲! 


【 本文作者  张波 】

EAC


|  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EAC MBA在读学员

|  资深媒体人,曾任华数传媒(000156)互联网业务部副总经理、广告中心营销策略总监;

|  星空卫视《投资艺术》制片人、新媒体运营总监



表单加载中...